如何测试包材的耐揉搓性能
商品在存储运输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受到揉搓折压,揉搓会对包装材料造成物理损伤,例如铝塑复合膜经揉搓后,铝层可能出现折断、针孔,为氧气进入包装内提供通道,影响产品保质期,并有可能导致内容物(特别是对于液体内容物而言)从破裂处渗漏,进而出现破袋问题。
那么,如何测试包材的耐揉搓性能呢?
揉搓行为模拟:
ASTM F392/F392M-11《柔性阻隔层材料的抗揉搓性能标准检测方法》是专门用于模拟软包装材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揉搓、折压等行为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A、B、C、D、E五种揉搓模式,在揉搓行程、时间、速度等方面有所区别。
揉搓性能判定:
该标准对材料揉搓性能判定介绍了两种方法:检查针孔法和阻隔性能检测法。
检查针孔法也称为松节油法,是在揉搓后将材料垫在白纸上,将染色松节油均匀涂抹于试样上,查看白纸上印染的松节油数量来判定包装材料在揉搓过程中形成的针孔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揉搓模式A、B、C常与松节油法相配合使用。揉搓模式选择应综合考虑材料结构、试验目的等因素,合适的揉搓模式使材料形成的针孔数应在5至50之间。
阻隔性能检测法通过揉搓后材料的透气或者透湿性能测试来对材料的耐揉搓性能进行评价。揉搓模式D和E常与该方法配合使用。
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灵活选择耐揉搓性能评价方式。如果材料耐揉搓性能差,揉搓后容易出现针孔,则适宜选择松节油法。如果复合材料中只有一层破裂,或者材料不易出现针孔,则可以选择对其阻隔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比较揉搓前后阻隔性能的变化来对材料的耐揉搓性能进行评价。
根据ASTM F392/F392M-2011,采用济南兰光FDT-02揉搓试验仪对五种薄膜进行揉搓性能测试。将样品裁为200*280mm大小,安装在FDT-02工位上,选择C模式以45次/分的速率揉搓6分钟,将揉搓后的材料平铺在白纸上,均匀刷抹染色松节油,统计白纸上300cm2内的染色数量即针孔数量。为了比较薄膜的耐揉搓性能,对于没有出现针孔的材料,采用VAC-V2测试揉搓前后氧气透过率的变化,试验结果统计如下:
试样名称 | 针孔数量
(个) |
揉搓前氧气透过率
(cm3/m2.24h.0.1MPa) |
揉搓后氧气透过率
(cm3/m2.24h.0.1MPa) |
1号薄膜 | 4 | / | / |
2号薄膜 | 1 | / | / |
3号薄膜 | 6 | / | / |
4号薄膜 | 0 | 0.638 | 7.686 |
5号薄膜 | 0 | 0.304 | 2.234 |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薄膜耐揉搓性能从优到劣的顺序为:5号、4号、2号、1号、3号。
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材料耐揉搓性能比较时应选择相同的揉搓模式和评价方法。即不同揉搓模式下的揉搓结果没有可比性。
材料的耐揉搓性能对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包材阻隔性能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与产品货架期质量息息相关,如有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或欲了解更多检测详情,欢迎致电0531-85068566或可发送邮件至marketing@labthink.com。